97无码久久久久中文字幕精品,人人人爽人人澡人人高潮,99久久99这里只有免费精品,成人午夜高潮A∨猛片


手機站   |   客戶端

合肥之韻

時間:2023-11-17 18:29    來源:中國紀檢監(jiān)察報     分類:廉潔文化     編輯:萬興
【字體: 】      打印

豐收的柔軟與充實,像一雙溫情的小手,輕輕從我們的心田撫過,如和煦的微風

合肥市天鵝湖、綠軸公園。 圖片來源:視覺中國

今年金秋,我在合肥等待桂花盛開。

桂花的神奇,是你看不見它任何欲開的跡象,卻一夜之間就滿是綻放的花粒。它總是悄無聲息地、默默地傾情綻放。金黃或酒紅的桂花,讓你有一種突然和驚喜撞個滿懷的感覺。合肥人喜歡桂花,喜歡它彌漫的幽香,喜歡它清新脫俗、吉祥富貴的美好寓意。桂花也喜歡合肥,喜歡合肥所在的江淮大地,扎扎實實歡歡喜喜地生長。在我看來,幾乎沒有人可以拒絕得了桂花的馨香。

早晨下樓,剛走幾步忽然聞到濃濃的桂花香氣。扭頭一看,嗬,路邊的這棵桂花樹已是金光燦燦,像撒了金沙,在碧綠枝葉間猶抱琵琶半遮面。繼續(xù)往北門走,一路上只關注一棵接一棵的桂花樹,看它們花多花少、香濃香淡。自打父母住進這個小區(qū),我?guī)缀跄昴昵锾煸谶@里賞桂花,成為難忘與渴望的記憶。忍不住掏出手機一陣猛拍,發(fā)朋友圈還不忘調侃一句:你們聞到桂花香了嗎?

出小區(qū)大門,過馬路就是綠軸公園。綠軸公園與天鵝湖相連,栽了更多的桂花樹,尤其是西南角靠近電視臺那一片,幾乎成了一片桂花小樹林。緊挨著電視臺的那條馬路,也栽滿了桂花樹。邊走邊欣賞,情不自禁就把早鍛煉變成了漫步,變成了駐足。它們一年綻放一次,我不想辜負它們,努力成為它們的知音或鐵粉。

小區(qū)對面的菜市場,已被豐登的瓜果和秋季作物擺得琳瑯滿目。

逛一遍菜市場,你會覺得金秋被這些老頭老太和小媳婦裝進了籃子里,擺在了案臺上,或者碼放在腳邊的水泥地上。菱角帶著青澀,掛著水珠,依偎在幾棵蓮蓬頭身邊,好奇地探頭探腦,與水淋淋的嫩藕一起打量這五彩的城市。酒紅或紅白參半的大別山板栗、紅彤彤的軟籽石榴、碭山梨、橘子、葡萄、獼猴桃、蘋果、芡實,皆水靈鮮活,還有新米、茭白,皆多情地望向你。我蹲下身,似有似無地與它們討價還價,然后買一些拎回家。吃罷早飯,忍不住又跑過去,再買一些。媽說你買這么多咋吃得了,我說這都是應季的,多吃些,過了這個季節(jié),就沒有這個季節(jié)的味兒了。

累累秋果讓我生發(fā)出一個小小的感慨:大地不會辜負關愛它的人。是的,古人早就說過,大地無語,厚德載物。

秋天,我的心是平靜的,沒有生長的緊迫,沒有嚴冬的凜冽,豐收的柔軟與充實,像一雙溫情的小手,輕輕從我的心田撫過,如和煦的微風。我問自己,是大自然給了我不同的感受,還是我對季節(jié)有了不同的感知?我說不清楚,只知道自己喜歡秋天,喜歡收獲的秋天,喜歡高遠的秋天,喜歡心神安怡的秋天??v是秋風蕭瑟,“一場秋雨一場寒”,我也會有蒼山一般的淡定和從容。季節(jié)像一個生物鐘,不斷地敲響我的生命。

散文家說,散文要寫出秋天的深刻、多彩和豐收的香氣,因為秋天就像一部雄壯的交響樂。這是散文家的追求,更是蒼天的恩賜。

過去,我總覺得紫蓬山離合肥很遠。

的確也不近,紫蓬山畢竟在郊區(qū)肥西縣,感覺上就很遙遠。如今自己開車,導航顯示不到二十公里,也就是一腳油門的事。驚奇之下忽然明白,紫蓬山巍然未動,是合肥變胖,離它近了。這么多年,紫蓬山“女大十八變”,變成國家4A級旅游景區(qū),變成國家級森林公園,與日漸豐腴的合肥城融為靈與肉般的結實一體。世界在變,變是必然,然而變得如此好看、如此適合人心卻并不容易。

去紫蓬山最好還是在秋天,天光山景,稻浪翻滾,秋色滿園。

紫蓬山是我們的習慣叫法,嚴格地說,應該是紫蓬山區(qū)。紫蓬山區(qū)地處江淮分水嶺,由紫蓬山、周公山、圓通山、大潛山等100多座小山組成,是大別山東向延伸的余脈。清代,紫蓬山就有“廬陽第一名山”的美稱,有著獨特的魅力。150多年前,這里哺育了一群性格剛烈、勇猛精進的英雄豪杰,他們從這里出發(fā),保家衛(wèi)國,抵御外侮,攪動中國近半個世紀的歷史風云。

森林防火景觀通道寬闊平整,蜿蜒起伏,安安靜靜,像漂浮于綠色海洋的飄帶。在都市待得久了,猛然間放飛自然,就有一種魚入海、鳥歸林的興奮,難以抑制。

紫蓬山區(qū)的森林面積有3500公頃,有400多種植物,棲息鳥類120多種,僅鷺鳥就有3萬多只。這片茂盛的山林,是鳥的天堂,是植物的天堂,如今也是都市人的天堂。

汽車慢慢往前移動,眼前出現(xiàn)一條岔道,通向綠色的幽深。路邊指示牌告知:風之谷自然農(nóng)場。

被這個取自一部漫畫的名字所吸引,毫不猶豫拐了進去。峰回路轉,很快便進入一個精彩的世界。還沒停車,就看見草地上有一串串紙疊的風車,扎在一個空大的架子上,在風中歡快地旋轉。走近,沙沙的旋轉聲讓我的情緒立刻飛騰起來。這是兒童游樂區(qū),鳥巢樹屋、彎月形吊椅、滑索……游樂設施皆祼露于天空下,成為山巒、水塘、樹木、野草和莊稼地的一部分。

曲徑通幽,漫步前行。旁邊的月季園、湖邊地中海式花園,有近百種花卉植物。沒想到,農(nóng)場還有養(yǎng)馬場,馬匹正在各自的馬廄里休息,或臥或站。跑馬場上空空蕩蕩,因為還沒有到表演的時間。既是農(nóng)場,當然離不開豬、羊和雞鴨鵝等畜禽,老遠就聽見它們歡快的叫聲。幾只白羊站于山脊,安靜地咀嚼,羊胡子撅得老高。

事實上,當我漫步紫蓬山,走在農(nóng)場的鄉(xiāng)野道上,一種生命的務虛感便縈繞在心頭,唯有靜心,才會有心得和感悟。

再往里走,靠近一座小山,是片片相連的稻田。金黃的稻穗沉甸甸的,快到揮鐮收割的時候了。微風吹來,稻浪翻涌,沙沙作響。挨著田埂,溪流之上就是觀光平臺,平臺上有兩個草棚。坐在草棚下,看山光水色,風過林梢,聽溪水潺潺。秋蟲不知疲倦,歌唱自己的季節(jié),歌唱赤橙黃綠的秋色,歌唱秋的飽漲盈懷。

這些稻子和蔬菜、瓜果,都不用化肥農(nóng)藥,用的是有機肥,種植天然抗蟲花草來抵抗病蟲害,對土壤和生態(tài)進行保護,尊重自然和生命。這是我最感興趣的話題。有一次在肥西鄉(xiāng)下,見到豐樂鎮(zhèn)雙棗社區(qū)的黨支部侯書記,建議他種稻子用有機肥、不打農(nóng)藥,我可以幫助在微信群里銷售,哪怕貴一些都可以接受。他說,我們村一直在致力于種植無公害水稻。我對他刮目相看,覺得他和我一樣,對土地有著一種依賴和熱愛的情懷。

紫蓬山旅游開發(fā)區(qū)紀工委岳書記告訴我,鄉(xiāng)村產(chǎn)業(yè)振興,盤活農(nóng)村閑置資源,風之谷自然農(nóng)場帶動了張老圩村近百人就業(yè)。肥西縣依托紫蓬山自然環(huán)境和地理位置,推出“紫蓬山民宿品牌”,風之谷是縣里重點推出的十大民宿之一。

“民宿+康養(yǎng)”“民宿+研學”,傳播農(nóng)耕文化,親近自然,順應自然,這樣的路子讓我喜歡。回來后查資料,肥西是全國百強縣。果然是一個“肥”縣。

多年前,我還在合肥工作。一天中午陪外地來的一個朋友吃飯,朋友要趕飛機,席間心神不定,不停地看表,生怕耽誤。我們都勸他:莫急,莫急,去機場要不了二十分鐘。到機場后,朋友頗為驚訝:真的這么近??!

那時,駱崗機場似乎就在合肥人的眼皮子底下。機場太近會限制城市發(fā)展,這成為合肥人的共識。2013年5月,安全運行36年的駱崗機場完成歷史使命,退出空運舞臺,與此同時,嶄新的合肥新橋國際機場誕生。駱崗機場漸漸淡出我們的視野,只是在偶爾憶起某件往事時,才會說起它。以我的經(jīng)驗和想象,駱崗機場那一大片寸土寸金的地方,應該會很快被森林一般的高樓大廈所淹沒。

2023年9月,在第十四屆中國(合肥)國際園林博覽會舉辦前夕,合肥市作家協(xié)會舉辦“作家看園博”大型主題采風活動,我從北京趕回去參加。這次合肥之行,令我萬分驚訝和喜悅,駱崗機場以花枝招展的喜慶模樣,復活且搖身一變,成為世界級城市公園:駱崗中央公園。這座公園規(guī)劃面積12.7平方公里,是在駱崗機場的基礎上變化而來。

園區(qū)包含三大板塊:百姓舞臺展區(qū)、城市更新展區(qū)、生態(tài)園林展區(qū)。其中,百姓舞臺展區(qū)完整地保留了長3000米、寬200米的機場主副跑道和中央110米寬的草坪帶。這個巨大的草坪被命名為“夢想大草坪”。

我站在遼闊的跑道上,仰望藍天,頓覺天地博大,自身渺小微不足道。遠處,還是那座塔臺,還是那座航站樓,航站樓上的“合肥”兩字,一如既往地蒼勁有力,風姿不減,歲月沒有消磨掉它的顏色。當年,我曾在這里起飛,躍上白云藍天,去哈爾濱組稿,去廈門參加筆會。我也曾在此降落,從天空看萬家燈火,落地后奔向溫暖的地方。往事浮現(xiàn),歷歷在目,一時竟覺滄桑如夢。過去與現(xiàn)在,拼搏與發(fā)展,足跡與理想,頃刻放飛,天高地闊,風起流云。我不知道該說些什么,此刻說什么都顯得輕飄,唯有沉默。沉默是金,也是深刻。

這么大的公園,僅這兩條飛機跑道就足以令人震撼。這座開放式的、不設圍墻的公園,以后會像合肥人的后花園,進出自由。有人欣喜地稱它是安徽之窗,省會之心,城市之肺。

在城市更新展區(qū),基本上保持了原機場的脈絡肌理和建筑風貌,升級改造成一座園博商業(yè)街區(qū),成為集歷史、文化、科技、藝術為一體的18萬平方米的園博小鎮(zhèn)。這座具有“時代特征、機場特色”的小鎮(zhèn),是長三角地區(qū)的商業(yè)新地標,也是時尚潮玩的打卡地。

幾十個生態(tài)園林和城市展園,滿載歷史文化,讓公園充實而豐滿。亭臺樓榭,雕塑石刻,小橋流水,歷史光點,皆與自然景觀攜手相依,一一呈現(xiàn)。因為時間有限,我只能瀏覽近處的幾座城市展園?;罩輹嚎淘谑谏系摹耙簧V絕處,無夢到徽州”倒映于清波碧水,令人流連。阜陽標志性景觀——王家壩精神,以旋轉向上的13根立柱記述展示王家壩建成至今在13個年份中16次開閘蓄洪的時間,“舍小家、為大家的顧全大局精神;不畏艱險、不怕困難的自強不息精神……”一面雪白的墻上,鐫刻著清代張英的名句:“千里修書只為墻,讓他三尺又何妨;長城萬里今猶在,不見當年秦始皇。”

最吸引我眼球的,是城市建設館,位于原航站樓二樓,據(jù)說全面展示了中國城市的發(fā)展歷史,可惜,只能留待下次再看了。

其實,已經(jīng)足矣。這里見證了合肥城的飛速發(fā)展,承載著合肥人的奮斗歷程,有情有義的合肥人保留了它,賦予它新的生命與活力。這片中央公園不僅留住了一片綠,也留住了文化和鄉(xiāng)愁。(沈俊峰)

評論一下
評論 0人參與,0條評論
還沒有評論,快來搶沙發(fā)吧!
最熱評論
最新評論
已有0人參與,點擊查看更多精彩評論

請輸入驗證碼

手機站

客戶端

微信

微博

版權所有  中共安徽省紀律檢查委員會  安徽省監(jiān)察委員會  |  未經(jīng)許可禁止復制或鏡像

合肥市包河區(qū)中山路1號  郵政編碼:230091

ICP備案:皖ICP備07004725號-31

安徽新媒體集團技術支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