版權所有 中共安徽省紀律檢查委員會 安徽省監(jiān)察委員會 | 未經許可禁止復制或鏡像
合肥市包河區(qū)中山路1號 郵政編碼:230091
ICP備案:皖ICP備07004725號-31
安徽新媒體集團技術支持
李長森(1756年-1823年),字木三,太湖縣城西鄉(xiāng)樹林沖人。乾隆四十九年(1784年)考中進士,曾授禮部主客司主事、禮部儀制司員外郎。后擢拔湖北學政兼翰林院編修,貴州按察使,督理江蘇松常鎮(zhèn)太糧儲運道兼巡視漕河,云南布政使,歷宦至江寧布政使。
李長森以廉卓稱于世。任湖北學政期間,懲治科場舞弊,堅持原則,不徇私情;對地方生員飽存吝惜之心,做到寬嚴并濟,力求公平公正。嘉慶十七年(1812年)任江蘇糧道期間,道光版《太湖縣志》記載,“糧道督運,歲取給州縣輒累萬,悉除之。周行稽察,不劾一吏,而民輯漕清。定議章程,迄今守其成法?!蓖伟妗短h志》記載,李長森“革除陋規(guī),嚴治蠹棍,漕法一新?!彼咳我宦?,皆能有所成就,在專務漕政的時候,對江南三?。ńK、安徽和江西)的關白(公文、報告或通告)等數據了如指掌,老吏們相顧驚愕,從來沒有遇見過這樣的上司。
嘉慶十九年(1814年)七月,李長森回任江寧布政使。甫到任,江蘇地區(qū)大旱,造成大饑,他立即和時任兩江總督張百齡一道,號召官宦和富戶義捐賑災,平抑糧價,散政施粥。同年十二月,即將離任之際,李長森仍不徇顧私情,還查獲已革前任布政使陳桂生隱匿虧短銀兩、冊報多寡懸殊一案和溧水縣知縣克什布經手錢糧虧短銀兩一案??芍^善始善終,善作善成。
李長森退休準備回太湖縣老家養(yǎng)老時,有很多同道故友相約贈送禮物,李長森當場謝絕,曰“若知名節(jié)之難乎?垂老而喪其守,何忍也?”意思是說一個人做官一輩子,終生堅守清廉的氣節(jié)很不容易,我現(xiàn)在都老了,你這么做不是在害我嗎?讓我情何以堪??芍^發(fā)自肺腑,在場的人無不肅然起敬?;氐郊亦l(xiāng)后,他不以高官自居,為人謙和,一直熱衷于家鄉(xiāng)的公益事業(yè)?!百河嗨e,周恤鄰族,而產不逮中人?!彼⒈M余財,率叔伯子侄和地方鄉(xiāng)紳一道,在老縣城北關八仙巷建立“敦善堂”,收養(yǎng)窮民,施藥治病,資助他們發(fā)展生產。
道光版《太湖縣志》對李長森的仕宦生涯進行了總結?!吧鞴瑩P歷中外,垂三十年。所至著政聲,絕苞苴,杜請謁,無生色玩好之娛,屬吏不敢以侈見?!鼻迥┩┏桥晌膶W家姚永樸的《舊聞隨筆》里,有一篇《汪家門制軍》短文,記述道,“太湖李木三與公(公指汪志伊,歷宦至閩浙總督,李長森次子李振鈞的岳父)同時居官,并有廉名,時人稱為汪白菜、李鍋粑。鍋粑,皖語,謂鍋底焦飯也?!崩铋L森與親家汪志伊二人公差在外,從不打擾州縣,甘啖粗食,都是自己帶咸白菜或鍋粑下飯。時人送李長森外號“李鍋粑”??梢娝麄兊牟偈貥O為清廉,時官稀見。
李振祜(1777年-1850年),字錫民,李長森長子,李振鈞之兄。嘉慶六年(1801年)考中進士,因他曾任吏、戶、禮、兵、刑、工這六部主事,太湖人尊稱他為“六大人”。自嘉慶初年入仕后,李振祜從品階最低的內閣中書晉升到刑部尚書、太子太保,歷官48年36任。道光帝曾賜紫禁城騎馬殊榮,謚號“莊肅”。
嘉慶二十四年(1819年),李振祜任山東學政,對平時缺乏公信力和廢弛公事、辦案不力和相互包庇、護贓行強和分肥藐法等官員進行精準懲處,重典治亂,毫不留情。山東境內一時井然有序。
李振祜在任刑部尚書時,始終以國家為重。在第一次鴉片戰(zhàn)爭前夕,清朝和英軍在寧波一帶作戰(zhàn),有位叫余步云的提督,狡猾無戰(zhàn)志,臨陣脫逃,造成鎮(zhèn)海和寧波相繼失守。當時朝廷三司會審,有朝臣要袒護余步云,唯有李振祜認為余拋棄海疆,喪失國土,決不可饒恕,他力排眾議,親自定案,斬殺了余步云。道光皇帝親侄子奕經、族侄奕山后來也因督戰(zhàn)失敗,道光皇帝想保救,從寬處罰。李振祜認為此事與余步云一案如出一轍,判處他們?yōu)閿乇O(jiān)候。李振祜為了維護國家利益,不畏強權,執(zhí)法嚴明,對清廷“恪恭盡職”,多次上奏彈劾有關違法亂紀官員,得到嘉慶帝贊賞,還以自己巡查失察,請求處分?;驴冚d《清史稿·列傳》。
李振鈞(1794年-1839年),字仲衡,李長森次子,李振祜之弟。道光九年(1829年)大魁天下,考中狀元。先后授翰林院修撰、文淵閣校理、國史館和功臣館纂修和順天鄉(xiāng)試同考官。李振鈞為人清風傲骨、不慕名利,“顧性傲岸不羈,語言戇直,不合于時。”其父親李長森、長兄李振祜均為朝廷重臣,岳父汪志伊為閩浙總督。但他不愿奔走于公卿之門,沽名釣譽,更不愿借家族名望和資源而謀取高位。他痛恨當時官場腐敗、用人不當,自寫詩道:“山木不材偏占地,紙鳶何益竟沖天”“最愛多情清靜水,不因河曲強回頭”,在朝廷中是難得的一股清流。
手機站
客戶端
微信
微博
版權所有 中共安徽省紀律檢查委員會 安徽省監(jiān)察委員會 | 未經許可禁止復制或鏡像
合肥市包河區(qū)中山路1號 郵政編碼:230091
ICP備案:皖ICP備07004725號-31
安徽新媒體集團技術支持
請輸入驗證碼