版權所有 中共安徽省紀律檢查委員會 安徽省監(jiān)察委員會 | 未經(jīng)許可禁止復制或鏡像
合肥市包河區(qū)中山路1號 郵政編碼:230091
ICP備案:皖ICP備07004725號-31
安徽新媒體集團技術支持
1、許遠(709年—757年),字令威,杭州新城(今杭州市富陽區(qū)新登鎮(zhèn))人,一說杭州鹽官(今浙江海寧西南)人。高陽許氏5世祖,唐代名臣,右相許敬宗曾孫。
許遠
許遠為開元末年進士,曾入劍南節(jié)度使府為從事,因得罪節(jié)度使章仇兼瓊,貶為高要尉。安史之亂時,被唐玄宗召為睢陽太守。至德二載(757年)正月,遭安慶緒部將尹子琦合兵十余萬圍攻,他與真源令張巡以數(shù)千兵卒協(xié)力固守睢陽。堅持至十月,糧盡,羅雀掘鼠充饑。終因外援不至,城破被執(zhí),送至洛陽,在安慶緒兵敗渡河北走時,遭殺害。后詔贈荊州大都督,圖像于凌煙閣,并敕建雙忠廟于睢陽,歲時致祭。
許遠忠烈昭著,對后裔的影響很大。作為“忠烈世家”的澗洲許氏,總祠名為“追遠堂”,使后裔者登堂舉首即起追念之情也。
2、許泰來(云川許氏16世孫,澗洲許氏始祖)——澗溪明哲,開祖元勛
許泰來
公諱泰來,字必明,號澗溪。世居績東云川橋杏梅園,英姿磊落,襟局魁奇,性古直,樂山水,少知書,不習舉子業(yè)。有術士許伯明者,相之曰:“君虎頭燕頷,奇貌也。非榮其身,必昌其后,何韞櫝為也。”公曰:“草野之夫,不作奢望,愿得一山川毓秀之區(qū),優(yōu)游其下,以遂其素志可耳?!彼媒?jīng)澗洲,偶爾登眺,見四面春山,一泓秋水,云霞出沒,景物可人,遂于洪武二年(1369年)辟地居焉。初,結廬于烈神壇,見田地袤廣,種者寥寥,公不憚勤勞,勉為開墾,凡耕作樹藝之事有關于實業(yè)者,無不精究。
一日,嘗自云川橋歸,經(jīng)竹里已晚,有周某于樓窗中見二火自遠并行而來,火光圓大如球,異之,即立俟門外,視之,公也。詢之曰:“子有二人帶火乎?”公曰:“否?!敝苣骋詾檎N己也,置不問焉。越數(shù)日,公又夜經(jīng)是村,火如前。周某又遇之,益奇焉,謂公將有大異于尋常者,旋命冰人傳語,以大女關奴妻之。既適門,有賢德,敬戒無違,恪守婦道,然數(shù)年而未占一熊夢,乃歸寧而請于父曰:“我觀夫婿舉動不凡,后必昌大。今我不能生育,愿以妹元奴同抱衾綢可乎?”父諾,而妹亦心愿之,于是,公又納采焉。鹿車既挽,辛勤佐理,亦有內(nèi)助之賢,未數(shù)年,連舉四子。公以為人口日增,蝸廬不堪容膝,乃丕建大廈,廣置田園,經(jīng)營愈力,而家業(yè)振興。自后,蓀枝競秀,分派別而肇開世胄者。雖曰山川之秀以效其靈,亦公之英杰積厚流光,有以啟之也。
3、許時潤(1512年-1597年,澗洲許氏8世祖)——廉明好義,百粵司平
許時潤
公諱時潤,字伯雨,號云川。父廷堅公,諱金,天性孝友,歲歉發(fā)粟賑濟,有逋借不能償者悉焚其券。邑候陳公以其事聞,授之冠帶,屢請鄉(xiāng)飲皆不應。建“澗洲書樓”及義塾以教子姓,修建橋梁道路之舉甚多,人以善士目之。公少穎異,博學多聞,由太學生累官“廣西都司正斷事”。所至理冤獄,革弊政,以循良稱。時,嚴嵩當國,力排異己,內(nèi)外臣工,咸緣附不遑,公獨清節(jié)自持,剛直敢言,不避權貴,當時有“鐵面都司”之稱。
公見知于湛甘泉、呂經(jīng)野、趙丹山諸先生,甘泉所為《祠堂記》,紀公事甚詳。官粵西時值大饑,公置保伍賑民,活數(shù)萬計?;浌识啾I藪,跡得其穴,按捕之,盜悉駭散,境賴以安。署階下生紫芝數(shù)莖,詔送京師,上嘉其善政所感,賞賚有差,粵人繪《獻靈芝圖》以紀德政。
公在職三十年,以信義結將士心。勤訓練,明約束,恩威并用,賞罰無私。士卒有疾,躬為調(diào)藥餌。尤能禮賢下士,不以勢位矜,故時天下士咸樂與之游。性廉明好義,所得祿俸,悉散濟族中貧者。晚年解組歸,上念公功,賜造居第,額曰“懷恩堂”,并敕建七檐門樓,以為門閭光。
里故有“萬春書院”,乃先祖萬三公所建也,年湮傾圮,遺址僅存,公出資修復之。率族中子弟講學其中,垂老不倦,學者稱“云川先生”,所著有《壺山雜錄》、《云川讀書日記》行世。昆季四人,公行四,素嫻家教,一門仁讓,湛甘泉、洪友淙、趙丹山諸公匾“仁讓堂”三字嘉之。公有兄時清者,為時名儒,隱居不仕,亦疏財仗義,出父所遺金創(chuàng)建宗祠,經(jīng)之營之,多公贊襄之力。村中有三橋并石門口橋,皆公獨資所造,以濟行人,其修德行仁類如此。
公生于正德壬申,卒于萬歷丁酉,享年八十五歲,配饒氏,繼娶程氏、羅氏、饒氏,賢慧能文,公在任時,書啟咨文,半出其手,亦巾幗丈夫。子五:長楠,直隸州廣平府經(jīng)歷,廣東海陽縣縣丞,起復詔進浙江太平縣知縣;次樞,山東衡府典儀;次校,恩貢生,授禮部儒士;次梧,歲貢生,任嘉興海鹽縣教授;次機,禮部儒士。
4、許在文(1725年-1784年,澗洲許氏15世祖)——妙筆生花,著手成春
許在文
公諱在文,字允茲,號愚溪,新安名宿也。自幼天姿穎敏,三歲識字,八歲能文,年十二入黌宮,十五食廩餼,旋列成均,茹古含今,出類拔萃,于書無卷不讀,著作頗富,名振一時。嘗建“清可閣”以教諸子,曰:“吾家無厚產(chǎn),經(jīng)史是良田?!?/span>
時,王文宗督學安徽,聞公才,延之入署,談論競夕,欣然曰:“君天下才也,吾宦游遍行省,歷訪名賢,罕見有與君匹者。春風得意,游遍長安,指日事也。”后,邑宰朱公偶臨斯士,閱公所作,喜不自勝,極為贊許;嘗贈以匾額“談經(jīng)奪席”。
公尤精盧扁之術,凡歷代醫(yī)書,能貫串統(tǒng)會,舉目成誦,故無脈不精,無施不效。嗣因屢試不第,幕游都中,偶入金某公廨,適金出,見案頭有“時藝”二篇,公援筆黑白之,詢其徒曰:“此誰作也?”徒以先生對,公曰:“先生者誰?”徒曰:“金狀元也。”公驚退。尋,金返見所作,詞旨瀟灑,字字珠璣,異之,詢諸徒,徒以不知名告。金隨遣徒往探之,遇諸途,堅請至廨。金曰:“君莫非許某乎?”公曰:“然也?!彼煲詭煻Y相待,訂金蘭交。是夏,有刑部主政楊某患病,纏綿兩月,靡藥弗嘗,延遍群醫(yī),俱不中肯。后商諸公,公往診之,曰:“頭痛惡寒,脈浮而大,表癥方張,非失汗必誤裁也?!彼焱兑粤紕瑪?shù)日而愈,一時名播京師,顯宦名賢靡不結納。嗣以科第難期,功名念淡,遂謝絕世事,業(yè)盧扁于家。每以植德為念,凡遇貧病,送診辭金,著手成春,活人靡數(shù)。
公曾參與纂修乾隆丙子《績溪縣志》。著有《醫(yī)學金針辨癥》、《新奇臨癥錄》、《感懷篇》、《金臺記事》、《宦游必讀》諸書,待梓行世。燹后,遺稿失傳,人為惋惜。
公生雍正乙巳,卒乾隆甲辰。德配胡氏,生雍正丙午,卒乾隆庚寅。子二:長會圖,例授登仕佐郎候選州右堂;次會昌,乾隆乙卯(1794年)舉人,任鎮(zhèn)江溧陽縣教授,著有《醉二白齋詩稿》兩卷梓行于世。書云“積善之家,必有余慶”,信然!
5、許金(1473年-1551年,澗洲許氏6世祖)——盛德大業(yè),宗族輝光
許金
公諱金,字廷堅,“澗洲”其號也。世有隱德,膾炙人口,居華陽東邊之澗洲。祖良士公,諱杰,積學不祿。祖母章氏,撫孤守志,至剪發(fā)破面,孝事舅姑,里無閑言。當?shù)雷囔浩溟T,并賜建坊以獎貞節(jié)。父諱本玉,輸粟振荒以膺冠帶,道路橋梁之舉,修建甚多。正德間,浙寇作孽,府縣委任備御,晝夜巡邏,賊聞不敢入境,郡賴以安。年四十生公,生有異稟。將周歲,有僧造其門曰:“此子相骨不凡,非大貴則大富,亢宗者必是子也?!奔伴L,器宇軒昂,端莊慎重,寬宏大度,不較錙銖。有耕者侵其地,割而與之,貰其財者不責償,人咸重之。
距村二十里有萬富山,灶產(chǎn)多金,疑為石,驚訝不知所為,求售于公,公出錢易之,因是致富。然公富而好施,凡有善舉,無不量力擔任。族有貧不能婚嫁者助之,衣食不足者濟之,孀婦孤兒倍之,鄰黨亦然。時蘇省連歲大早,餓殍載道,民不聊生,適公往販,蒿目心傷,請于有司,造浮田十頃于太湖畔,名曰“義田”。使民種食免租,活災黎數(shù)萬,今“義田”之號,猶傳頌姑蘇。居村之東郭,有田百頃,歲苦無水,公出資巨萬,斧山伐石,成“五里橫圳”,以資灌溉,田變膏腴。湖村有河,為徽浙通衢,岸闊水緊,往來苦之。公造石橋,以免涉水,行人至今是賴。他如修崎嶇之路,施冬歲之衣,善事多端,不可枚舉。邑候陳公以其事聞,授之冠帶,屢請鄉(xiāng)飲,皆不應,人益高之。
公尤重培植士類,于村中建“澗洲書樓”為義塾,戚族佳子弟有貧不能讀者,招之來塾,資以膏火,率各感奮成名以去。胡少保屏山、殷內(nèi)翰鎔,皆其造就也。屏山故窮家子,幼隨乃父告貸于公,公見其頭角峰嶸,舉止端重,試以言,應對警敏,異之少有,贈往來習塾,便依依不忍去,乃父因以屏山屬公,稱“義父”焉。公亦撫恤備至,給其衣食,令隨子讀,并周濟其家,以養(yǎng)以教至于成名,人咸謂公有知人之鑒。殷內(nèi)翰未達時,家亦蹇,公聞其才,延為西席以教諸子。一日,殷偶妄想,謂公富必厚藏,夜于房間掘地數(shù)尺不得。慚,雞鳴引去。公聞,持金百兩追,慰殷曰:“子所為以家貧故,慮無力讀書,難期發(fā)達耳。誠有大志,何足介懷?若果辭去,有金在此,佐君膏火,請收之。前程遠大,將有望于子也?!币蟮媒穑胱详枙阂迾I(yè),數(shù)年后,果顯官至內(nèi)翰。其寬厚好士如此。然殷、胡二公雖至極貴,而公淡泊自若,不以門第夸耀于人,亦未嘗有私函為人囑托,檢身若不及,出語如恐傷人,圣人謂“富而不驕”,公庶幾焉。
6、許威(1872年-1938年,澗洲許氏18世祖)——崇文興教,德裕后昆
許威
公諱威,原名樹槐,字端卿,號讱言,一號月湖,又號蓮舫,別號湖山外史。前清附貢生,候選儒學訓導。
公熱衷公益,德高望重,立憲后舉為績溪縣議會議員兼本區(qū)自治所議長。民國元年(1912年)任建平縣商團團長。民國二年(1913年),任建平縣臨時知事。民國八年(1919年),在磡頭村開辦第一所新式學堂“績溪縣私立云川小學”。
克繩祖武,燕翼貽謀。公為纂修《澗洲許氏宗譜》憚精竭慮、貢獻良多。也曾參與編輯《新安李氏宗譜》等宗譜。里人尊稱其為“老端先生”。
7、許家朋(1931年-1953年,許氏19世祖)——捐軀沙場,萬古流芳
許家朋
許家朋,1931年9月出生,宣城市績溪縣家朋鄉(xiāng)原磡頭村人,中國人民志愿軍涌現(xiàn)出的又一個黃繼光式的英雄人物。1951年5月參加中國人民解放軍。1952年7月參加中國人民志愿軍赴朝鮮作戰(zhàn)。1953年4月加入中國新民主主義青年團。
1953年7月6日雨夜,他所在部隊,在朝鮮石硯洞北山反擊戰(zhàn)中,遇敵人暗堡的火力封鎖,許家朋主動請戰(zhàn),承擔爆破任務,接近暗堡時身負重傷,他忍著劇痛頑強地匍匐前進,投出炸藥包,但未成功,在這緊急關頭,他縱身撲向敵堡射孔,用胸膛堵住機槍口,獻出了年輕的生命。他以自己的生命為部隊開辟了進攻道路,戰(zhàn)友們在他的英雄行為激勵下,英勇作戰(zhàn),迅速攻占了北山主峰。
根據(jù)他生前申請,所在部隊黨委追認他為中國共產(chǎn)黨黨員。1953年10月27日,朝鮮最高人民會議常務委員會追授他“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英雄”稱號和金星獎章、一級國旗勛章,1954年2月15日,中國人民志愿軍領導機關給他追記特等功,并追授他為“中國人民志愿軍一級英雄”稱號。同年5月24日追授他中國新民主主義青年團“模范團員稱號”??兿h人民政府將他的家鄉(xiāng)命名為“家朋鄉(xiāng)”,立“許家朋烈士紀念碑”以示紀念。
手機站
客戶端
微信
微博
版權所有 中共安徽省紀律檢查委員會 安徽省監(jiān)察委員會 | 未經(jīng)許可禁止復制或鏡像
合肥市包河區(qū)中山路1號 郵政編碼:230091
ICP備案:皖ICP備07004725號-31
安徽新媒體集團技術支持
請輸入驗證碼