97无码久久久久中文字幕精品,人人人爽人人澡人人高潮,99久久99这里只有免费精品,成人午夜高潮A∨猛片


手機站   |   客戶端

中國古代治理智慧②三省六部制:彼此配合 彼此制約

時間:2019-11-07 09:58    來源:中央紀委國家監(jiān)委網站     分類:廉史今讀     編輯:張曉玉
【字體: 】      打印

公元581年,隋文帝楊堅建立了隋朝,在接下來的八年里,他先平突厥,后揮師南下攻克陳朝,最終統(tǒng)一中國。隋朝的統(tǒng)一結束了西晉末年來近三百年的分裂割據狀態(tài),開創(chuàng)了中國歷史上繼秦漢以后第二次大統(tǒng)一的局面。然而,版圖的統(tǒng)一僅僅是再造統(tǒng)一的第一步。南北朝時期王朝的頻繁更迭,給隋朝遺留了諸多問題,其中一個亟待解決的就是中央和地方官多官亂、機構多衙門多的混亂局面。 

為什么官多官亂?此前,出于戰(zhàn)爭的需要,為籠絡將領、鼓勵戰(zhàn)士們,各國都設置了大量的官職和機構,以北周為例,有大丞相、小丞相、大行臺、小行臺,柱國、將軍更是多如牛毛。此外,戰(zhàn)爭導致很多地區(qū)的占領歸屬不穩(wěn)定,今天是南朝占領,明天可能被北朝占領,同一個縣可能東邊被北齊占領,西邊被北周占領,都有各自不同的官職和稱謂,導致同一個地區(qū)政出多門,用《隋書》中的描述,即“民少官多,十羊九牧”。這樣的后果是,國家官僚制度混亂,各部門各機構各自為政,行政效率低,對中央集權極其不利;同時,官多意味著俸祿多,對國家財政和民生亦非常不利;此外,還大量存在官吏為官不仁、欺辱百姓的現(xiàn)象,讓國家失了民心,帶來的禍患就更大了。 

怎樣才能改變混亂的局面,更好地加強中央集權?統(tǒng)一中國之后,隋文帝對一系列國家制度做出了重大革新。例如,在地方改東漢以來的州、郡、縣三級制為州、縣兩級制,撤郡五百多個,裁減了大批官員;在中央,完成從秦漢三公九卿制向隋唐三省六部制的轉型,設立以“三省六部制”為主體的中央官僚體系,等等。其中三省六部制作為一套組織嚴密的中央行政體制,成為后來中國歷史上極為重要的政治制度之一。 

什么是三省,什么是六部?由于隋朝存續(xù)的時間很短,而唐多承隋制,我們不妨以這一制度最為完善的唐朝為例,一起來看看三省六部制下國家權力是如何運行的。 

首先來看三省。簡單地說,就是朝廷下面設立三個省——中書省、門下省和尚書省。這三個省的級別相當,構成朝廷的中樞。中書省主管長官為中書令,門下省為侍中,尚書省為尚書令,三省首長同為宰相,共議國政。三省在國家政務決策和執(zhí)行的過程中,互相配合、互相制衡。 

中書省協(xié)助皇帝草擬詔令和決策,稱為“定旨出命”。國家大事中,凡是需要皇帝下詔的,都由中書省來起草。《資治通鑒》中記載,中書省除首長中書令、副長官中書侍郎外,還有數位中書舍人具體負責文書詔令的起草?;实鄣脑t書,在唐代稱為“敕”。通常情況是,接到擬敕任務后,中書舍人每人草擬一份,稱為“五花判事”,中書令或中書侍郎從中選出最佳稿為底稿,修改補充后,成為正式詔書,然后再呈送皇帝畫一“敕”字。但是,這樣的詔書還并不能稱之為政府合法命令,還要送到門下省審查復核。 

門下省負責審“敕”。門下省除長官侍中、副長官侍郎外,設有若干給事中,也是正五品,官位雖然不高,卻有對詔書的審核權。一旦他們認為詔書有問題,便可將詔書批注送還,稱為“涂歸”,意即將原詔書涂改后送還中書省重擬,也稱為“封駁”“封還”“駁還”。也就是說,所有的詔書都要通過門下省的審核才可以正式生效。正式生效后的詔書最后傳達到尚書省。 

尚書省負責國家行政。這是一個執(zhí)行機構,是國家最龐大的行政機構,將經過中書、門下二省的皇帝詔敕細化為具體實施的政令,頒發(fā)下去并監(jiān)督執(zhí)行。 

“中書取旨,門下封駁,尚書奉而行之”,是三省分工原則,從而彼此配合,彼此制約。這樣的流程,有時也會碰到不便之處。例如,一份詔書可能因為中書、門下兩省意見不統(tǒng)一而在兩省間反反復復翻來覆去,既白費功夫,還耽誤事兒,怎么辦? 

于是,“政事堂”出現(xiàn)了。 

既然中書省制定的政策,有時候門下省審核不通過,那么制定政策前,兩省先開個會,大家坐在一起,有什么問題先分析分析,各陳己見,集思廣益,得出一致的意見后再去擬寫敕書。這個開會的機構就叫“政事堂”。后來由于也可能會出現(xiàn)中書、門下兩省并不清楚尚書省具體行政狀況而導致做出的決策難以執(zhí)行的情況,因此得到“同中書門下平章事”、“參知機務”等兼銜的尚書省長官,也可以出席政事堂的會議。這樣就解決了敕書總是被否的問題,還提高了決策效率。 

接下來看看六部?!叭×恐啤敝械牧?,都歸尚書省管轄。這六部分別是: 

吏部:負責全國官吏的任免、升降、考績、賞罰、勛封等。 

戶部:負責全國土地、戶口、賦稅、錢糧、財政收支等。 

禮部:負責禮儀、祭祀、科舉、學校等。 

兵部:負責武官選授及軍事行政等。 

刑部:負責全國司法行政及獄訟審判等。 

工部:負責工程、營造、水利、屯田、工匠、交通等。 

這六部大體上對應秦漢時期“三公九卿制”中的九卿。九卿照名義來歷,大多是由原來管理皇宮內事務的官員演變而來,而六部顯然已經是正式的國家管理機構,從體制、觀念上來說都是一大進步。 

六部雖各司其職,互不相統(tǒng)屬,但卻常有交流。尚書省的辦公地點稱為“都堂”,兩旁為左右兩廂,左側為吏部、戶部、禮部,右側為兵部、刑部、工部。各部主管上午在都堂集體辦公,遇事易于洽商,下午各歸本部分別辦公。國家大事常常需要各部合作,例如突發(fā)洪災,戶部要負責撥糧撥款賑災,工部則負責修堤筑壩等。 

三省六部制的優(yōu)勢在于,通過這樣一種程序嚴格、職權分明的運作模式,實現(xiàn)決策、審議和行政權各自獨立,政令與施政相分離,使得權力分配均衡合理且在有效監(jiān)督下運行。三省之間既互相配合,又互相制衡,使中央決策更為科學可行,從制度上最大限度地避免政策失誤、朝令夕改;六部分工明確、權責清晰,利于中央政令的貫徹執(zhí)行,提高了行政效率。 

唐太宗很重視發(fā)揮三省之間的配合與制衡。《貞觀政要·政體》中有這樣一段話: 

貞觀元年,太宗謂黃門侍郎王珪曰:“中書所出詔敕,頗有意見不同,或兼錯失而相正以否,元置中書、門下,本擬相防過誤,人之意見,每或不同,有所是非,本為公事,或有護己之短,忌聞其失,有是有非,銜以為怨,或有茍避私隙,相惜顏面,知非政事,遂即施行,難違一官之小情,頓為萬人之大弊,此實亡國之政?!?nbsp;

這里記載正是貞觀元年唐太宗對門下省官員的提醒。大意是說,設置中書和門下省就是為了相互防止過錯,即便每個人的意見有所不同,也都是為了公事。你們一定要大公無私,秉持正直,相互糾正。倘若護己之短,忌諱聽到批評,有不同意見便懷恨在心,或者為了避免發(fā)生嫌隙相互顧全臉面,明知政策有錯也照樣付諸實行,就會有亡國的危險。 

相同意思的話,在關于唐朝的史書中留下很多記載。由于較好地發(fā)揮了中樞政權三機構的職能,貞觀年間國家政治比較穩(wěn)定,為唐朝經濟文化等的發(fā)展繁榮創(chuàng)造了有利條件。 

遺憾的是,到了唐代中后期,隨著形勢的變化和統(tǒng)治方式的變更,這一制度沒有得到很好的執(zhí)行。唐后歷代政府機構多有變動,到明清,三省基本已經消失,只剩下六部。這也是我們今天提起三省六部制,相較于三省更熟悉六部的原因。 

三省六部制構成了一套相對完整且運轉靈活、相互制衡的中央政府機構,反映了政治制度的完善和進步,是中國古代治理智慧的一個重要體現(xiàn)。 (中央紀委國家監(jiān)委網站 郝思斯)

評論一下
評論 0人參與,0條評論
還沒有評論,快來搶沙發(fā)吧!
最熱評論
最新評論
已有0人參與,點擊查看更多精彩評論

請輸入驗證碼

手機站

客戶端

微信

微博

版權所有  中共安徽省紀律檢查委員會  安徽省監(jiān)察委員會  |  未經許可禁止復制或鏡像

合肥市包河區(qū)中山路1號  郵政編碼:230091

ICP備案:皖ICP備07004725號-31

安徽新媒體集團技術支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