版權所有 中共安徽省紀律檢查委員會 安徽省監(jiān)察委員會 | 未經許可禁止復制或鏡像
合肥市包河區(qū)中山路1號 郵政編碼:230091
ICP備案:皖ICP備07004725號-31
安徽新媒體集團技術支持
梁漱溟(1893—1988年),是我國著名的愛國民主人士,當代文化名人,在國內外享有盛譽,與熊十力、馬一浮合稱為“現(xiàn)代三圣”。梁漱溟畢生治學,博通古今,學貫中西,著述甚多,成就卓著。他的治學以“整個生命的向上自強”為目標,不單是求知識,“求知識蓋所以浚發(fā)我們的智慧識見”,“有智慧識見發(fā)出來,就是生命向上自強之效驗,就是善學”。梁漱溟所謂的“學”,是人生實踐之學,指一切做人做事,而不止于學知識。通過研讀《梁漱溟全集》,可以真切體會到,梁漱溟的治學與其生命、生活是一個有機整體。梁漱溟為實現(xiàn)“整個生命的向上自強”,形成了一系列的治學之道。梳理其獨特的治學之道,對我們今天的讀書治學有著重要的借鑒意義。
“學問必經自己求得來者,方才切實有受用”
梁漱溟認為治學必須用心自學,通過切身自學求得來的學問,才能被消化吸收,融會內化為自家心得,才是真學問。
他在《我的自學小史》的序言中說:“學問必經自己求得來者,方才切實有受用。反之,未曾自求者就不切實,就不會受用。”俗話說“學來的曲兒唱不得”,便是此道理,模仿著唱,不好聽,“必須將所唱曲調吸收融會在自家生命中,而后自由自在地唱出來,才中聽”?!皩W問和藝術是一理,知識技能未到融于自家生命而打成一片地步,知非真知,能非真能”。自學對每個人來說,都至關重要,“學校教育不過給學生開一個端,使他更容易自學而已”。任何一個人的學問成就,最終都是出于用心自學得來的。因此說,“一分自求,一分真得;十分自求,十分真得。”
他在《朝話》中指出:“學問就是能將眼前的道理、材料,系統(tǒng)化、深刻化。更扼要地說,就是‘學問貴能得要’,能‘得要’才算學問?!逼渲械靡褪切牡?、自得。并進一步說:“學問也是我們腦筋對宇宙形形色色許多材料的吸收,消化。吸收不多是不行,消化不了更不行?!薄霸趯W問里面你要自己進得去而又出得來,這就是有活的生命,而不被書本知識所壓倒?!弊x書治學要注重消化吸收,融會貫通,才能成為自家心得。如果只是讀死書,或者死讀書,即使把很多東西都記下來,只會覺得負擔很重,沒有內化為自己的東西,無法運用自如。
“活到老,學到老”,更要“思考到老”
梁漱溟畢生堅持獨立思考,他曾說自己是“問題中人”,一直致力思考和研究人生問題和社會問題。
梁漱溟曾在1987年接受記者采訪時說:“對于我這樣的九五老人,所剩的日子屈指可數(shù)了。但我絲毫沒有頹唐、悲涼的黃昏之感。語云:‘活到老,學到老’,我加一個‘思考到老’。只要我的腦子還能用,我將在自己的人生旅途上繼續(xù)走下去。愉快而充實地送走這最后一段歲月?!绷菏榈囊簧_實是這樣做的,年過九旬,還撰寫出版了《人心與人生》等著作。張岱年曾評價說:“梁漱溟更是一個特立獨行,堅持獨立思考的嚴肅思想家。梁漱溟考慮問題非常認真?!辟M孝通亦對梁漱溟的獨立思考,對他的治學、為人,“一直抱著愛慕心情的”。
梁漱溟在《1928年在廣州中山大學的講演》中說:“我不知為何特別好用心思,我不知為什么便愛留心問題,——問題不知如何走上我心來,請它出去,它亦不出去?!彼跒榧o念北京大學90周年而寫的《值得感念的歲月》中說:“從我十幾歲會用思想之日起,就愛尋個準道理,最怕聽無可無不可的話。凡是我心中成為問題的,便不肯忽略過去?!绷菏橄矚g用深思,樂于追究問題,經常沉溺在思想中,亦時時記錄其思想所得。他曾將對人生苦樂等問題的思索寫成長文《究元決疑論》,刊發(fā)在1916年的《東方雜志》,獲蔡元培賞識,被特邀到北京大學講授印度哲學。梁漱溟的一生都在思考,敢于尋根問底,敞開思想,并且他的生活與思想見解是成一整個的,思想見解到哪里就做到哪里。
學會自覺自省,“一個人最怕無自知之明”
梁漱溟主張無論治學還是做人都要自覺、自知、自省,都應堅持時刻反躬自省,常思己過,方能不斷向上自強。
梁漱溟自認為是個很笨很呆的人,資質平常,沒有過人之才,但他有一片向上心,自知好學,從不偷懶,平素總對自己有一種要求,不肯讓一天光陰隨便馬虎過去。特別是從十三四歲開始,“常有自課于自己的責任,不論何事,很少需要人督迫”。他認為,“一個人整個生命的向上自強,要緊在生活中有自覺”。梁漱溟還說:“一個人缺乏了‘自覺’的時候,便只像一件東西而不像人,或說只像一個動物而不像人?!杂X’真真是人類最可寶貴的東西!”
梁漱溟在寫的《寄寬恕兩兒》信中告誡說:“一個人最怕無自知之明,既能自知所短,則其短處之遺害已去一半矣。因隨時自覺,此自覺心即此短處之反面也,雖不能就反過來,亦不致順著短處下去了?!彼凇段业呐εc反省》中指出,“許多青年最大短處便是心思不向內轉,縱有才氣,甚至才氣縱橫,亦白費,有什么毛病無法救,其前途亦難有成就。反之,若能向自家身心上理會,時時回頭照顧,即有毛病,易得糾正,最能自己尋路走,不必替他擔憂了,而由其腳步穩(wěn)妥,大小必有成就,可斷言也”。人貴有自知之明,認清自己的不足,才能不斷完善自己,有所成就。
親師取友,“以融化感應自己的缺短而得其養(yǎng)”
梁漱溟認為親師取友是最好的調理自己的方法。他從中學開始就結交了一些亦師亦友的朋友,通過與他們在人生觀、價值觀與學術觀上共同探討、彼此質疑、互相問難,受益良多。
古人云:“智者不能自見其面,勇者不能自舉其身。”每個人都難免會看不到自己的短處和偏狹,即使看清楚了又不易隨時自主地調理自己。要解決這個問題,梁漱溟提出“親師取友”的辦法。“靠朋友之提醒以免于忽忘,這是一層;更進一層,就是靠朋友的好處,以融化感應自己的缺短而得其養(yǎng)?!?/p>
梁漱溟1917年受到蔡元培的邀請,在北京大學任教的六七年間,結識了梁啟超、林宰平、伍觀淇、熊十力、李濟深、陳銘樞、李大釗等,他們大部分比梁漱溟大10歲或20歲,他們之間的關系多在師友之間。還有許多與梁漱溟年齡相仿的朋友,多是北大的學生,如馮友蘭、朱謙之、陳政、羅常培、馮庸等,其中與陳亞三、黃艮庸、王平叔、張俶知等,“關系甚深,蹤跡至密,幾于畢生相依者”。據(jù)梁培寬撰的《先父梁漱溟與北京大學》記載:梁漱溟與葉麟、朱謙之、黃艮庸他們,雖為師生關系,但并無所謂先生和學生,只是朋友,“四人性格見解并不相同,議論每多不合,但總覺得彼此相對是第一樂事”。梁漱溟認為他在北大期間,從蔡元培和諸同事、同學所獲益處,直接間接,有形無形,說之不盡,于是得以經過自學鉆研,在學識上有了自己的獨立見解,并走向成熟。
“我的生命就在于責任一念”,為解決中國問題而躬行實踐
梁漱溟做學問不是為學問而學問,實由自己的生活或生命遇到的問題,完全沒有把學問當做一個客觀的外在的對象來治力和追求,學問是解決人生困惑的副產品,是為解決畢生思考的人生問題與社會問題服務的。他始終躬行實踐。
梁漱溟在1951年寫給其外甥鄒曉青的信《寄曉青甥》中說:“我的生命就在于責任一念。處處皆有責任,而我總把最大的問題擺在心上。所謂最大的問題就是中國問題。而我亦沒有把中國問題只作中國的問題看。不過作為一個中國人要來對世界人類盡其責任,就不能不從解決中國問題入手。在最大的問題中,我又選擇其最要緊的事來做?!?/p>
梁漱溟一生都在為實現(xiàn)他的理想而奮斗。如他始終關心農村,關心中國,他主張從建設鄉(xiāng)村入手,尋求一套建國之路。他的《鄉(xiāng)村建設理論》就是要為中國社會尋找一條出路而寫的理論著作。梁漱溟還是一位身體力行的人,為實踐自己對教育工作的認識,為探索中國自救之路,1924年辭職離開北大,在廣東籌辦“鄉(xiāng)治講習所”,在河南促進村治,在山東從事鄉(xiāng)村建設運動,這些都代表著梁漱溟一種實踐精神的努力成果。(王曉兵)
手機站
客戶端
微信
微博
版權所有 中共安徽省紀律檢查委員會 安徽省監(jiān)察委員會 | 未經許可禁止復制或鏡像
合肥市包河區(qū)中山路1號 郵政編碼:230091
ICP備案:皖ICP備07004725號-31
安徽新媒體集團技術支持
請輸入驗證碼